麻油雞/雞酒


要說我們家一年四季最常喝的燉湯就是麻油雞了,天涼補冬定有香噴噴的麻油雞;但夏季因天熱常嗜飲冰品,反而使暑熱與溼氣滯鬱在體內,讓人常有昏沉、口乾舌燥的的煩悶感,而用麻油煸老薑燉煮而成的麻油雞就是最好的驅濕湯品,夏天裡喝上一碗,逼出一身熱汗,頓時通體舒暢。


麻油雞的靈魂為麻油與薑,對於薑的選擇,我娘親一直以來都選用竹薑,台語別名本島薑,記得第一次要自己料理時,老媽一直提醒要用本島薑(講台語),腦中想著複製媽媽味道的我至菜攤遍尋不著與家中一樣的薑,只好硬著頭皮對菜販阿婆說要本島薑(當然是講台語),阿婆大笑拿出後說這叫「竹薑,或黃薑」,只有老一輩的人才會說本島薑啦~已經好久沒聽到有人這樣講了,買竹薑來炒麻油雞,才是正港內行!


 阿母牌麻油雞指定使用傳統老油廠提煉的黑麻油,不儘對選薑講究,酒水更是選用40度的私釀米酒,燉煮時以全酒入湯,燉出酒湯醇厚、薑辣有勁的麻油雞,記得我們總愛吃麻油雞拌飯,濃烈的雞酒香讓人喝上一碗公就暈陶陶,我們家孩子的好酒量可都是自小喝麻油雞培養出來的。


比較一下竹薑跟老薑的差別:

竹薑:外型較瘦長、扁身,切開後顏色鮮黃,薑黃素較豐富,纖維較細密紮實,薑的香氣與味道也較濃烈,最適合煮麻油雞,但售價較高。

老薑:外型圓胖,常見塊莖結成球狀,切開後顏色呈現灰黃色,纖維較粗,味道較辛辣,多用來料理去腥。

左邊是老薑,右邊是竹薑
老薑外型圓胖,顏色較淡,切面纖維較粗
竹薑瘦長,顏色鮮黃,切面纖維較細緻緊密

(左)老薑,(右)竹薑


這裡的竹薑瘦長外型較明顯



所以,每當外食麻油雞時,我都會特別留意店家選用的薑種,至今仍沒見過使用竹薑的。現在各位媽媽們知道後絕對可以煮出比外賣更香的麻油雞了。


【材料】

- 竹薑 一大塊,洗淨後切片(可用老薑代替)
- 黑麻油 100ml
- 土雞 半隻切塊 (或大雞腿一隻切塊)
- 米酒 2~3 (不喜歡酒味可以適量加水稀釋)
- 玉米 2 (可省略)
- 鹽巴 適量




【做法】

1. 竹薑切成0.2mm的片狀,雞肉事先汆燙完成。汆燙步驟見蔥燒滷雞腿一文

2. 冷鍋倒入麻油、薑片,以中小火慢煸,煸到薑片周圍稍微乾焦捲曲。

麻油的量要充足,才能煸出薑的香氣


3. 倒入雞肉開大火拌炒,待雞肉表面沾滿麻油稍微收汁後,倒入兩瓶米酒,稍微拌炒。





4. 最後加入玉米,若湯水不夠可用水補足,等待湯滾15分鐘去酒氣,關小火蓋鍋蓋燉煮40-60分鐘(依使用的鍋子而定,鑄鐵鍋適燉煮,可縮短料理時間)



5. 時間到,先嚐一下湯的味道,依個人喜好最後才加入鹽巴調味。




Tips

1.     倒入雞肉與薑片拌炒前,最好盡量擦乾雞肉表面的水分,避免熱油亂噴。

2.     市售麻油分很多種,盡量挑選顏色較深沉的黑麻油會比較香,當然還是要挑選百分百的純正麻油比較健康。

3.     玉米的種類很多,道地點的是使用糯玉米(就是夜市烤玉米的品種)或黑玉米,但因為購買不易,用黃玉米或水果玉米都可以,水果玉米會讓湯頭更甜。

不小心讓我買到糯玉米,口感很Q

4.     想要更養生一點,可以把紅棗剪破後一起燉煮,也可以在起鍋前10分鐘加入一把枸杞。

5.     麻油跟鹽巴同時加熱料理會帶有苦味,所以鹽巴需在最後起鍋前才調味喔。




麻油雞對增強免疫力、促進血液循環與補充體力是很有幫助的,孩子身體的底子自小打好就比較不容易生病,所以我大概每月會燉煮一兩次,只是既然是給孩子喝的在酒水的分量上就需要控制,燉煮時間拉長讓酒氣散盡後才給孩子喝。另外,可以加入玉米一起燉煮,玉米的甜味釋放到湯汁後帶著甘甜平衡了老薑的熱辣,這麻油雞的玉米可是極品,手腳慢可是吃不到的。



熱門文章